延链条聚集群 经济焕发新活力
——南江县全力推进产业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5-03-31 15:47信息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量: 字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南江县产业发展史上最“热气腾腾”的一年。

这一年,全县聚焦企业招引,加快产业集聚,成功签约赫丘利现代化服装智能制造基地、磁性电子器件制造、优必选智慧机器人、光电声学智能制造等项目64个;

这一年,全县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三大产业集群集聚规上工业企业59户,实现产值17.63亿元;

这一年,全县特色农业产业综合产值42.2亿元……

产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源。如今,南江县正依托丰富资源,做强工业产业、做大文旅康养产业、做优特色高效农业,奋力谱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 聚链成势 打造产业集群

“大抓工业、敢抓工业、善抓工业”,是南江县发展工业经济的总基调。

近年来,围绕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精选16个细分赛道,以产业跨越式突围、倍增式振兴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逐步扭转“弱势”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2024年,我们从自身资源禀赋、城市发展规律出发,紧紧扭住经济发展命脉,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整合资源、集成能力,坚持‘园区引领、企业带动、项目支撑、集群发展’的思路在细分赛道上发力奔跑,奋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南江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12月24日一大早,南江县桥亭镇热闹不已,位于九龙山下、红鱼湖畔的年产200万吨健康功能饮料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正在进行。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5亿元,年利税8000万元。

食品饮料赛道,是南江县选定的发展新赛道之一。数据显示,全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拥有金银花、大叶茶、翡翠米等8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这个项目就是按照全产业链来设计的,也是利用南江的优质原料,进行精深加工,推出具有南江特色、南江品牌的终端产品,让南江的健康功能饮料产业集聚成势。”项目负责人介绍。

按照规划,项目总投资达到21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5条天然矿泉水生产线、8条含氢银花功能饮料生产线、3条含氢大叶茶特色饮料生产线以及2条地方特色佐餐果饮生产线。

“食品饮料产业是联系民生最紧密、链接三产最广泛的基础性产业和绿色产业,这个项目标志着南江在打造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对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做大经济总量具有重要意义。”南江县食品饮料产业链工作专班成员黄岳说。

以健康功能饮料产业园为代表的食品健康产业只是南江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把准产业发展赛道,精准切入细分领域,打造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先后出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案、矿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绘制霞石、石灰岩、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产业链图谱,明确集群培育方向和具体路径。强化重大项目抓手,先后引进年产50万吨超微细粉体新材料、年产40万吨霞石精深加工及尾矿利用、肝素钠提取、桂冠富氢水生产、健康食品产业园、新型光电材料、智能金属配件制造等工业项目,提升集群综合实力和产业链完整度。

据统计,2024年,全县先进材料、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三大产业集群集聚规上工业企业59户,实现产值17.63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比重78.15%,聚链成势的产业集群态势初显。

2 全域联动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2024年,每周六,在南江县醉美玉湖——七彩长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乡村篮球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社会团体组织的篮球队都会在这里展开擂台挑战赛。场上,运动员奋起拼搏,激战正酣;场下,上千名来自各地的游客组成啦啦队,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呐喊助威。

“受贵州‘村BA’出圈的启迪,我们去年尝试在醉美玉湖——七彩长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举办南江‘羊’BA篮球擂台挑战赛,赛址选择在华润希望小镇,每周一场,并为获奖队送上一头南江黄羊。”南江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赛促旅、以旅彰文”的方式,打造全县新IP,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

数据显示,“羊”BA自开赛以来,线上线下累计超百万人关注,玉湖——七彩长滩景区游客同比增长150%,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分别增长100%、50%以上,成为南江文旅发展的一个缩影。

南江是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也是国家首批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首批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近年来,以“旅居康养在南江”为主线,着力构建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为带动,国家4A级景区相陪衬,集天府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于一体”的全域旅游大满贯,加快形成“一极三线多点”全域旅游新格局。

全域联动、深度融合,正不断助推南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南江再度焕新,以断渠文商旅综合体为载体,结合科技创新推出不同的新场景,打造“夜娱、夜食、夜购、夜游、夜秀”多元业态,首部中国巴文化科幻舞台剧《幻享·米仓道》以巴人文化为核心,创新采用三线并行叙事模式,以巴人后裔“风天佑”为纽带,跨时空感触华夏民族始祖伏羲、当代巴人科学家何画一、古代巴人首领廪君的“家园大爱”,展现了一幅跨时代的巴人命运图谱,在新春佳节,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让大家解锁更多夜游南江的新体验。

同时,利用世界地质公园、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资源,先后建成了光雾山地质博物馆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科普基地,长赤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四川省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当地研学旅游市场愈发火热起来。

在南江,深度挖掘文旅康养优质资源的探索还在继续。

为推动文旅业态升级焕新,创新打造集州欢歌、断渠公园、爨坛戏体验基地等优质文艺体验场所6个,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宏帆商业广场等集聚消费区,推出南江黄羊汤、沙河鱼干饭、下两黄桷树饼子等系列特色美食,开发“南江黄羊”“巴山夜雨”等系列文创产品,并不断打造高端酒店民宿,全县配套旅游住宿床位1.89万张,游客体验不断提升。目前,全县共拥有文化和旅游企业309家,其中“种子库”企业15家、规上文旅企业19家。

“伴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未来南江将继续打造‘多点开花’的新业态,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弥补传统旅游不足的地方,真正实现‘四时可游、四季能游、四处宜游’,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

3 因地制宜 做优做强特色农业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在宜宾开幕。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了全国“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等调查结果。四川省12个产茶强县进入“2024年度茶业重点(原百强)县域”名单,其中南江县在列。

近年来,南江县坚持“绿色、生态、高山、富硒”特色定位,持续推动茶叶全产业链发展。规模种植茶叶16.99万亩,建成生态茶园10.02万亩。2024年毛茶产量达3711吨,较2023年增长14.29%。

茶叶是南江重点打造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去年以来,南江县充分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南江黄羊、金银花、大叶茶、巴山肉牛、长赤翡翠米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2024年,南江黄羊出栏24.5万只,南江大叶茶、金银花、翡翠米基地16.99万亩、18.9万亩、14.5万亩,产量3711吨、5200吨、7.6万吨,综合产值42.2亿元。招引长赤翡翠米、金银花、肉制品等3个精深加工项目。累计培育德健黄羊、良源食品、道生银花等农业龙头企业28家,培育‘天府粮仓’品牌精品5个、‘两品一标’农产品12个。”南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传统农业产业如何做出特色,做出效益?以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是南江县的破题之道。

2020年,南江县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于2022年初成功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据统计,南江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粮油和茶叶现代农业园区,不断加大试验示范和科技推广力度,逐步构建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融合发展机制,助推农业科技现代化。同时,深入实施“黄羊倍增”“银花丰产”“茶叶提质”“翡翠米增量”4大行动;建设南江黄羊一级扩繁场2个、二级扩繁场1个,南江黄羊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被省政府纳入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建设南江大叶茶种质资源圃1个,培育南江大叶茶母本园100亩,南江黄羊、南江大叶茶上榜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川银花获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

同时,园区还持续实施扶持村集体经济示范项目,采取“集体经济组织+业主+农户”发展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1036家、农机助耕队156家,整理季节性闲置土地2.2万亩,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15.8万亩,带动村集体增收160余万元、户均增收740元。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除了技术上的提升,还有思维上的转变。当前,南江县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优势品牌和一个加工集群的发展思路,通过品牌宣传、企业合作、产品推广、优质服务等方式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目前,南江县已建成年屠宰量达30万只的南江黄羊屠宰厂1个;建成药花、叶片精深加工生产线50条,实现加工优质药花、叶片5000余吨;建成茶叶标准化加工厂3座、智能化、自动化、连续化加工生产线6条,实现年产干茶3700吨。

新一年、新目标、新征程。今后,南江将继续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江新篇章。(张永龙 刘航志 刘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