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资金下达
1.中央资金下达情况。2022年度上级下达我县中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共981万元(川财农〔2022〕8号)、(川财农〔2022〕86号)。其中:直发直补资金390.16万元,项目资金590.84万元。
2.省级资金下达情况。2022年上级下达我县省级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418万元(川财农〔2022〕75号)、(川财农〔2022〕163号)。
(二)项目绩效目标情况。
项目资金使用围绕移民后期扶持“十四五”规划,申报项目16个,资金共计1399万元。其中:生产开发及资金配套设施项目10个330.84万元;建设美丽家园项目2个386.1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及功能提升项目4个291.9万元(桥亭项目包含中央资金和省级资金);390.16万元用于移民后期扶持直发直补。
二、绩效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移民后扶资金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实行县级报账制。坚持“先建后补”,在工程竣工后,由乡镇自验合格,申请县级验收,经县水利局、财政局及相关行业部门检查验收合格,项目实施单位凭发票报账,兑现资金,做到“程序不减,标准不变”,资金支付合法合规。
全县2022年度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用于实施移民后扶项目16个,硬化村道1.357公里,农户改造43户,整理土地100亩,改造供水管网及水表等附属设施,新建及整治山坪塘6口,配水管网4.98公里,新建管道1.2公里,新建及整治渠堰5.6公里,新建集中供水设施3处,新建水池3口,提灌站维修1处,移民后扶项目受益移民村25个,实际受益移民1890人次。兑现直发直补资金241.72万元,移民项目资金1008.84万元。
(二)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1.组织实施。严格实行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移民参与、社会监督”的机制。一是严把项目申报关。推行“方案民定、建设民管、先建后补”方式,充分调动移民群众的积极性,实实在在解决移民群众的“四难”问题。项目计划报县政府批准后下达乡镇组织实施。二是严把项目流程关。制定完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工作流程,项目资金的分配、使用实行公示(公告)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严格落实国家招投标等有关规定,组织工程设计,严格控制预算,通过财政评审,落实配套资金,对项目前期、实施、验收、移交、管护等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规范操作,阳光运行。三是严把项目验收关。坚持项目验收“三级负责”制,即:村组自验、乡镇初验、县级终验。严格质量控制“三项制度”,即:施工招投标(采购)制、质量监理监督制、行业部门参与制。突出验收环节“三个重点”,即:现场勘测质量、征询移民意见、审核项目资料。项目验收合格后及时移交给村组管护。
2.资金安全。一是实行项目资金管理专账核算制。严格按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统筹安排,定向使用,强化监督,绩效挂钩”的原则,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账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实行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报账管理制度,严格按项目计划和工程进度分期拨付资金,严禁截留和挪用,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县无截留、挪用、套取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行为发生。二是实行项目变更报批制。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按项目规划实施项目,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项目,必须向县水利局、县财政局申请,并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复后方能实施,未按规划实施的项目一律不予验收。三是实行项目执行公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利用各种形式,对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进行公告、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3.监督检查。一是常态全面监管。采取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全面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强移民后扶资金项目监管,并积极做好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和审计等组织的专项检查。二是专项调研督导。在市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局会同县级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项目村、组,对建设程序不规范、项目进度滞后、档案资料不规范等问题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努力做好中央和省、市监测评估和绩效评价迎检工作,确保移民后扶政策落到实处。
4.信息统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深入各移民村客观、公正、真实进行统计数据,切实有效科学的进行分析自评。
5.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绩效评价范围、评价重点、组织方式和责任主体,完善了绩效评价程序,提高了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强化了监管措施,建立了多部门联动、项目主管部门协作、责任分工明确的移民后扶资金绩效评价协调推进机制。定期开展移民后扶资金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下一年度资金安排挂钩,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2022年度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评价各项工作任务。
(三)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完成数量。截至2023年3月底,发放直发直补资金241.72万元;美丽家园建设项目2个386.1万元(农房改造43户,新建及硬化通组道路1.357公里),农村安全饮水及功能提升项目4个291.9万元(配水管网4.98公里,新建集中供水设施2处,管道1.2公里管道1.2公里),生产开发及资金配套设施项目10个330.84万元(整理土地100亩,新建及整治山坪塘6口,新建及整治渠堰5.6公里,新建集中供水设施1处,新建水池3口,提灌站维修1处),移民后扶项目受益移民村25个,实际受益移民1890人次。
2.完成质量。项目均按质、按量实施,验收项目合格率100%。
3.实施进度。直补资金按季发放率100%,截至2023年3月底,完成水库移民扶持基金927.24万元,项目投资完成率91%。
4.成本节约情况。直补资金标准符合率100%,项目支出控制在批复项目范围内的项目比例为100%。
(四)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91元,占当地农村居民收入5%。
2.生态效益分析。通过移民后扶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改善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对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及和谐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村民美丽家园建设添砖加瓦。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移民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满意度100%,未发生与后期扶持有关的非正常进京越级上访事件,交办信访事项及时处理率100%。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项目执行过程进度缓慢,未偏离绩效目标。
整改措施:优化项目建设流程,减少中间不必要环节,以提高项目推进进度。绩效目标执行过程,更加重视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与相关员工做好沟通交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1、单位根据专项绩效评定指标对各项目量化评价,自评指标得分97分。
2、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项目申报的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按项目实际支出和项目申报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分析自评得分100分,所有项目均与批复下达相符。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六、附件
转移支付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