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计划
2025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有效推进挂联帮扶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持续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尤其是有关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持续践行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改善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助推帮扶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夯实乡村发展基础。
二、总体目标
积极协同当地村委,全力抓好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力争水稻、玉米、薯类等主粮实现稳产增产。加强引资引项,助推交通、农田、水利、聚居点等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帮扶村村容村貌。点面结合,稳中求进助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逐步分批打造帮扶工作特色靓点村。配合搞好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产品集中交易平台和场所。
三、工作措施和重点任务
(一)积极引资引项。主动出击,整合力量,向省、市、县有关部门争取乡村振兴帮扶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助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
1、积极争取帮扶项目。全年力争引进帮扶项目4个以上,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年内完成灵官村(原3社)5.5公里通组(环村)公路硬化,整治山坪塘2口,改造宜机化农田300亩。白珠村力争年内完成以工代赈项目实施。
2、配合抓好项目实施。协同当地村委,完善好白珠、白果树等村南江黄羊、大型生猪养殖场建设,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注重文物古迹、著名地标保护。促进和完善灵官村姜氏宗祠管理。
3、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参加“浙川”东西部协作和“万企帮万村”等帮扶活动,为联村驻村帮扶提供支撑。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政策宣传,感恩教育。普法宣讲,依法治村。实行常态化安全排查,疫病防治。石庙村创建文旅示范村,白果树创建帮扶示范村,灵官、白珠村创建优质产业示范村。
(二)不断壮大富民产业。紧密结合我局挂联帮扶村的村情实际,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协同当地村委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1、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立足实际,规划发展一批新特产业。每个帮扶村争取引进产业发展项目1个以上,落实增收措施。同时,巩固提升好原产业项目,妥善解决土地、林木、管护、销售等遗留问题。健全增收挂钩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助力产业升级管护。加强各村产业园区建设和管理,促成更快更好发挥经济效益。着力于石庙村梅子、白果树村赤芍、灵官村粮油、白珠村茶叶等产业园区管理,定期进行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关注和跟进农业技术指导。
3、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既保护好良好的自然生态,又要实施“山、水、林、田、路、居”综合治理。优先打造灵官、玉堂、白果树、白珠村高标准农田和大型粮油、果药、畜禽、水产等种养基地建设,提高县、乡、村综合投入水平,加大农作物田间管理,努力实现高产稳产和提高产品质量。
4、巩固发展生态农业。各帮扶村要持续培育一批粮油、南江黄羊、小家禽、生猪、水产、蔬果等生态农业种养专业大户,力争每社达到15户以上。扶持当地村民兴办农产品小微加工厂、小作坊。
(三)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压紧压实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帮扶责任,逗硬执行联村驻村帮扶制度,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持续推进市场规范化建设。
1、强化防止返贫监测。探索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新方式。优化动态监测,落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全面落实单位帮扶责任,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制定帮扶行之有效的措施。配合相关部门,每月开展1次风险监测信息比对。
2、驻村帮扶不松劲。努力营造干部干事创业氛围,锻造一支作风优良的驻村工作队伍。鼓励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和队员积极参加县内外专题培训,组织局机关专题学习达到3次。严格按照县主管部门要求,及时建立驻村帮扶专卷专档,完善年度帮扶台账,资料内容更新,分类立卷归档。搞好帮扶工作联系协调,负责本村帮扶业务指导。强弱项,补短板,随时接受各种工作督导检查。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8次、不少于40户。严守驻村工作纪律,确保本年度无一例负面通报。
3、推进市场规范化建设。建好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展畅通销售渠道。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和本系统相关职能处、科、股、室,强力推进市场规范化建设。各市场监管所负责本辖区农贸市场日常监管,搞好业务指导。做到市场底数清,开办者明确;建立专档,档案规范完整,制度公示上墙;把好入场查验关,加强“穿透式检查”,落实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和培训考核制度。开展市场等级评定。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任成员。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负责联系1个帮扶村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设立乡村振兴办,安排专人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日常工作。切实做到此项工作有人常抓常管,有人具体负责,持续有序推进,有力推动工作正常开展。
(二)强化驻村指导。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严格责任捆绑,强化驻村帮扶,兑现落实派驻干部政策,做好第一书记和队员培育、使用工作。整合力量支持驻村工作,定期到村调研,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主要领导到村调研每村达到2次,分管领导和联村领导达到4次以上,帮助解决一批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三)强化目标考核。定期收集汇总工作推进情况,及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和问题整改。切实做到日常管理和重点工作相结合。拓宽工作思路,注重工作创新。加强宣传乡村振兴帮扶成果,认真总结和推介成功经验。振兴办和各驻村工作队要及时报送工作动态信息,力争被县级以上融媒体采用40篇(条),其中:振兴办8篇(条),驻村工作队48篇(条)。半年、年终开展综合考评考核,确保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取得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阶段性成效。
南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