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生态环境局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5-03-03 14:18 来源: 巴中市南江生态环境局综合股

2024年以来,我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改善县域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努力营造全民生态环境法治氛围,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依法治污实效不断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我局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央、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工作。通过《法治账图》将法律依据、法律要求和法律责任细化落实到岗位、到节点,把权和责捆绑在一起,把法、岗、事、人粘连在一起,强化了权从法来、事由法定、人必依法、岗必依法。有效推动了职工学法用法,形成了“学法律就是学业务、抓法治就是抓规范”的自觉。强化了依法办事,各岗位把法治作为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从思想上筑起了抵制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堤坝。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提升了单位守法水平,有效规范了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在法治的引领下有序开展。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1.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耕“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持续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355天,优良率97.3%,PM2.5浓度24.9微克/立方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强化重点排污企业监管,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26条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74.37%。全县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声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2.扎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中省反馈问题方面:截至目前,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208个,完成整改207个,剩余1项正序时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件8件,全部办结7件,1件加星件阶段性办结。中央督导组移交顺安矿业违法建设破坏林地典型案例,该生态环境问题在去年11月底已完成现场整改。市级反馈问题:市环委办分两批次反馈我县重点生态环境问题20个,截至目前,源洪圆、光雾和谷等17个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安庆矿业、沙子岭尾矿库、水泥集团公司等3个问题正有序推进整改。县级自查问题整改方面:县环委办暗访和部门排查的问题共45个,已完成42个问题整改,中省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执行率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风险、赤溪镇2023年“千村示范”工程项目等3个问题正在整改中。

3.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积极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农村、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5次;组织企事业单位、“两委员一代表”、群众参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日活动”4次;利用“6•5”世界环境日、“8•15”全国生态日等有利时机,积极宣传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等环保知识,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建立健全部门、乡镇协调联动试点工作机制,构建五大治理体系。高效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正直镇长滩村“分层截用”治理模式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模式及案例。在四川首批生态系统保护成效评估中,南江县位列第五,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4.稳步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自我县被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确定为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以来,全力推进美丽四川先行试点工作,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先行先试,突出特色创新,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纵深推进美丽四川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结合工作重点,探索构建综合类、乡村类两类指标体系,编制了《美丽南江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并按方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5.务实推进环保项目工作。2024年,组织申报储备环保项目4个,总投资2.213亿元。扎实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基础工作,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6305万元、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0192万元。科学编制《南江县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完成元潭镇字库村、下两镇两河村等12个乡镇16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东榆工业园、长赤镇等41个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

6.持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强化企业帮扶指导,严格执行执法正面清单,落实差异化执法监管,利用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数据平台、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开展非现场执法,切实做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开展畜禽养殖违法排污整治,重点检查粪污处理设施、粪便堆放场所及资源化利用情况。针对非法排污、屡教不改、造成严重后果等情节严重的违法排污行为,我们坚决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近5年来共查处涉畜禽养殖违法案件6件,处罚款30余万元。对部分违法行为启动生态损害赔偿,开展修复治理,有效震慑了违法排污者,维护了生态环境安全。对巴中五仓宝裕农牧有限公司红光猪场、高燕猪场等养殖企业提供环保设施建设、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优化审批服务,规范审批前置、缩短审批时限、创新审批方式,推进重点项目环评审批“金牌保姆”服务,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配合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4件,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1件;自行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20件,环评登记备案400件,按时办结率100%,满意度100%。完成排污许可证新核发7家,登记管理90余家。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执法人员少、执法力量薄弱、执法设备落后。

(二)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深度和广度不够。

(三)市民生态环境法治意识有待加强。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压紧压实责任,科学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坚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指导推动生态环境系统各项工作。科学谋划全县生态环境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法治工作。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依法办事,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确保行政权力规范有序运行。

(二)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在建工地、“五烧”禁烧、道路扬尘和餐饮油烟等管控,加强辖区内企业日常监管,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1%以上;持续开展污水直排整治,统筹做好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确保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加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管理,做好农产品农用地涉镉重金属排查整治,全面完成污染地块成因分析,确保土壤环境安全稳定可控。

(三)务实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格对照问题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务实抓好各类问题整改,严防老问题反弹、新问题衍生,扎实做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同步做好迎接省级环保督察的准备。

(四)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照《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标体系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核指标》要求及复查反馈问题,查漏补缺、提质增效,全方位开展无死角“大清扫”;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突出环境事件或生态破坏事件。

(五)高效推动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根据《美丽南江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污水、垃圾、秸秆、餐厨、固废等五大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住建、环保、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等专项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打造特色亮点。以“五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环境整治,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元素,激发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活宜居、发展宜业的乡村示范村,争取今年美丽四川建设先行县现场会在我县举行。

(六)加快推进环保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将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有机结合,策划包装具有针对性、规范性、操作性的高质量项目。务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项目完工率和资金拨付率均达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