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民政局2022年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财政政策概况
(一)政策依据。
根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1〕530号)《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执行工作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2〕438号)《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关于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力度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2〕517号)相关规定,按要求执行。
(二)政策绩效目标。
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对象为: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以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
二、政策落实及管理
(一)制度建设情况。我局制定政策制度与上级政策是保持一致,严格遵照上级政策执行,保障措施是规范有序。
(二)政策的执行情况。
根据省财政厅、民政厅等文件精神,县财政及时将省级各专项资金拨付到,全部拨付到位。提早谋划、根据发放标准,业务上严格审批、财务上及时发放,做到了不挪用和截留专项资金。
2022年县本级财政安排价格临时补贴补助资金390.5549万元。
2022年度,根据年初预算,认真执行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资金390.5549万元,其中7月发放76.0606万元,8月发放90.7073万元,9月发放123.889万元,10月发放99.898万元,预算执行率100%。
三、政策绩效
根据上级政策文件要求,要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按时间节点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补助资金,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使救助对象满意度达到90%。
四、财政政策效益情况
严格按照上级政策文件要求执行,对于到户到人资金按月足额发放,完成了年初计划的既定目标,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团结稳定,对社会进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7月发放46426人次,8月发放46491人次,9月发放46399人次,10月发放46444人次。
(2)质量指标。
7月农村16元/人,城市22元/人;8月农村19元/人,城市27元/人;9月农村26元/人,城市37元/人;10月农村21元/人,城市29元/人。
(3)时效指标。
社会救助救济补助资金收到30日内完成。资金拨付及时率大于等于90%。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
运用“南江民政”公众微信、广播、电视、印发宣传资料、科级干部回乡宣讲、政策集中推送等全媒体手段,覆盖50余万人次。
(2)可持续影响。
通过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表达对困难群众的关爱,改善困难群众生存发展现状、保障困难群众权益、促进民政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政策宣传,群众政策知晓率90%,救助对象对社会救助实施的满意度90%。
五、评价结论
本单位认真开展价格临时补贴项目绩效自评活动,我县制度价格临时补贴项目在申报、审批、完成、效果等方面均体现了项目的针对性、时效性,在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上发挥了项目资金的效益,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生活困难的具体问题,整个项目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群众的满意度较高。通过此次自评,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支出自评得分95分。
六、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策宣传不到位,困难群众涉及面广,导致政策未做到“应享受尽享、应退尽退”;二是补助标准低;三是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达到互通和共享。
(二)相关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电视、短信、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报道。让社会救助政策家喻户晓。
2、加大财政投入。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加大本级财政配套力度。
3、强化部门沟通。通过财政加强与公安、人社、税务、卫健、残联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共享。
附件:2023年县级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南江县民政局
2023年5月17日
2023年县级财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分值 |
指标解释 |
评价方式 |
评价得分 |
|
评价得分 |
95 |
||||||
政策设计(20分) |
科学性 |
…… |
5 |
是否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政策,科学编制绩效目标 |
围绕保障重点,紧扣发展大局(3分),科学编制绩效目标(2分) |
5 |
|
相关性 |
…… |
5 |
是否与国家、地方政策及发展战略相关 |
与相关政策文件对比分析(5分) |
5 |
||
合理性 |
…… |
5 |
设置政策是否与目标区域、目标群体需求相符 |
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5分) |
5 |
||
公平性 |
…… |
5 |
目标群体是否公平享受政策、政策资源配置是否公平 |
是否通过公开、公平或竞争性立项(5分) |
5 |
||
政策执行(30分) |
制度建设 |
…… |
6 |
管理制度、办法是否健全,保障措施是否规范有序 |
主管部门或项目单位管理制度、办法的制定情况(3分),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3分) |
6 |
|
政策执行 |
…… |
6 |
人员配备是否到位,工作台账是否建立 |
人员工作分工情况(3分),工作台账的建立情况(3分) |
6 |
||
…… |
6 |
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资金使用是否按进度,有无滞留、挪用现象 |
资金拨付、使用情况、是否按实施计划使用资金(3分),有无违反财经纪律情况(3分) |
6 |
|||
…… |
6 |
是否影响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
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否带动社会资本投入(6分) |
6 |
|||
政策效率 |
…… |
6 |
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
分析实施政策前后目标区域状态变化(6分) |
6 |
||
政策绩效(50分) |
社会效益 |
…… |
10 |
带动政策目标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 |
政策实施后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情况(5分),地区就业率的变化情况(5分) |
5 |
|
经济效益 |
…… |
7 |
对目标区域经济(目标群体)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 |
区域经济及相关企业经济效益情况(7分) |
7 |
||
生态效益 |
…… |
10 |
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
是否环保节能(5分),是否通过环保验收(5分) |
10 |
||
可持续影响 |
…… |
5 |
政策效益能否持续有效发挥,后续维护制度是否健全 |
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情况(3分),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情况(2分) |
5 |
||
…… |
3 |
目标受益群体对政策是否有持续需求 |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形式,了解受益群体的可持续需求(3分) |
3 |
|||
…… |
5 |
政策对象是否重复重叠,与其他政策分界不清或重复享有政策现象 |
是否存在多项财政政策在同一方向、环节或范围内,多批次支持企业发展(5分) |
5 |
|||
社会满意度 |
…… |
10 |
政策落实后,产出的绩效是否受到群众认可或社会满意 |
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公众、服务对象、目标群体满意度(10分) |
10 |
||
扣分项(-5分) |
-5 |
被评价单位配合评价工作情况 |
财政重点评价过程中,发现评价对象拖延推诿、提交资料不及时等不配合评价工作的,经报县财政局确认后每次扣1分,最高扣5分 |
0 |
|||
注:政策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由评价组根据政策实际商相关方设定,并于现场评价开展前送各评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