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长赤镇小学:打造高品质基础教育品牌

2023-10-13 11:30 来源: 巴中日报

在南江县,一个7万人口的场镇,有8所学校,在校学生15000余人,家长以本地教育为荣,几乎都把自己的孩子留在本地学校读书,这里就是南江县长赤镇,镇上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南江县长赤中学。

在这里,每年几乎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高校,而长赤中学依托的,正是该镇可以与县城学校比肩的义务教育生源。长赤镇已经形成了一条高质量的教育发展链,而南江县长赤镇小学就是这个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长赤镇小学是原南江县长赤九义校分校新建的学校,经过近7年的发展,该校在校学生达2100余人。建校以来,以“立足山区,践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快乐成长”为办学目标,着力打造高品质基础教育品牌。学校成功创建“全国家长学校实验学校”“四川省防震减灾实验学校”“巴中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巴中市德育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学校”“南江县科研及课改示范学校”“南江县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示范校品牌,成为南江县乡镇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

蝶变而生的美丽小学

2016年以前,南江县长赤镇九义校是长赤镇唯一的一所义务教育学校。为改善长赤镇办学条件,解决镇域内学生“上学难”问题,南江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决定新建南江县长赤镇小学。2014年2月,成立南江县长赤镇小学建设筹备组;2015年12月,学校正式开工建设,2016年8月竣工投入使用,8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一所漂亮的完全小学工程项目施工。原长赤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分设为长赤镇小学、长赤镇龙池学校、长赤镇桥梁小学。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南江县长赤镇小学,校园占地51亩,建筑面积18900平方米。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完备。

建校以来,该校以“立足山区,践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快乐成长”为办学目标,以“让每个生命快乐绽放”为办学理念,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以“趣学、乐做、绽放”为校训,激励学生向基础扎实、素质优良、特长明显、适应未来的培养目标不断迈进。以“互助共进,成就卓越”为校风,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励全校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上一层楼。以“笃学、善导、博爱、乐育”为教风,引领教师以爱融教,把每一名学生培养成才。以“爱学习、勤思考、多尝试”为学风,鞭策、导引莘莘学子趣学乐做、合作竞争、一起进步。历年素质教育综合测评均排名全县前列。

互助共进的优质团队

今年教师节前夕,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体育局印发《关于表扬全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的通知》,长赤小学教师杨娟被表彰为“巴山优秀教师”。在“学起来”“做起来”“获得省级赛课一等奖”的成长历程中,杨娟见证了一所农村学校培育优秀教师团队的责任担当。“我的成绩,离不开团队合作,离不开学校培养。”杨娟在该校教师节成长故事分享中说。

长赤镇小学校长张元金介绍,学校刚成立时,多所学校调入组合的51名教师中,代课转聘教师高达29人,占56.8%。如何打造一支肯干能干的教师队伍,成为该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培育信心,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一是与教师座谈学校发展的愿景、上级领导的期许、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待、明确业务成长外需;二是分析“三校并峙,不进则弱”的竞争局势,激发老师们“敢为人先,勇者当先”的斗志和“直面困难,舍我其谁”的担当,刺激业务成长内需;三是做实业务指导,营造互助共进的氛围,增强教师成长自信。

建好机制,变教学管理为教学管控。学校推行“三线管控”,督导教师业务提升。一是指导式管控,由经验丰富、理念较新的市、县、校级名师组成学科指导团队,对常态课堂进行指导,让名师团队的经验方法更好地辐射全体教师,促进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提升。二是诊断式管控,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协同上一个年级的学科优秀教师组成学科诊断团队,为学科教师做错级诊断,把上一个年级实践过的经验做法传递到当期教学年级。三是督导式管控,由挂级行政、年级组长和优秀班主任组成年级查课团队,对年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常规督导,督导教学环节是否合理、作业设计是否科学、学科间教师是否齐心协作、班级管理是否通力合作。实践中形成的指导、诊断、督导三线管控,促进教师业务提升,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研训结合,变理论研讨为实践研训。一是坚持外出参训教师返校交流学习心得,展示汇报成果应用。二是把培训现场放进班级或者年级。如某个班管理有序、学生行为习惯好、班级文化氛围浓,就在该班召开班主任培训现场会,分享有益的管班经验、商讨具体的治班措施。三是着眼问题解决进行研讨。比如学生行为“有序”差了、学习“风气”浮躁了、交往“矛盾”激发了等等,学校就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具体的解决办法。四是把期末总结会开成工作论坛。每名教师都上台发言,或分享教育故事,或交流教学经验,或介绍教研心得。

“我们还推行了师徒结对,徒弟的工作业绩与师傅的绩效挂钩。这也是我们构建以‘合作成长’为核心理念的校本培训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张元金说。在以“合作”为主的教研和研讨中,该校高度重视以“故事分享”为主要方式的经验交流,让教师在故事中感动、思考和收获;落实“年级捆绑”等方式的团队协作,年级学科组集体决策、集体备课,成立临时专项工作组,克难攻坚,完成有难度的工作;抓“分步推进”的教学研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主动抓实校本教研,以“鱼骨图”手段的备课方式把备课从备内容调整到备课堂结构,促进教师业务能力快速提升。

七年来,学校先后有6人荣获省级课赛奖,12人次获市级课赛等次奖;微课大赛中、先后2人次获部级等次奖,近38人次获省级等次奖;6人次获市教书育人名师、优秀教师等称号。“互助共进”的优秀教师团队,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学生规模也逐年增长到2023年秋季学期的2125人。

资源融通的育人课程

作为一所乡镇学校,该校合理选择家庭、社区的可用地方资源,设计并实践学校、家庭、社区立体式活动育人系列课程。

发挥家长特长,做实劳动教育。农村家庭,家长具备劳动技能优势,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是劳动的能手,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劳动课老师。于是,学校组织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劳动典型家庭,向劳动能手们学习制作“黄荆叶凉粉”“水馍馍”等家乡美食,把劳动课真正落实为学生能动手操作的课程。

依托红军文化,做好爱国教育工作。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入川最早解放的地区之一,长赤镇有13处红色文化遗址保存至今。中魁山战役、青杠梁战役等战斗遗址,可以很好地实施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军精神和革命传统的爱国教育。学校利用周边的红色资源,常态化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

实践爱老敬老,做细感恩教育。长赤镇小学所处的禹王宫社区有政府建设的敬老院,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孩子们走进敬老院,和工作人员、老师们一起,为敬老院的20多位孤寡老人扫地、洗衣服,一起谈祖国的大事、家乡的变化,谈自己的理想、身边的趣事,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社会,关爱他人。

活用社区场地,做深环保教育。为树立孩子的公民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公园,进行环保宣讲,整治环境卫生。在系列环保实践中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让环境保护意识深入师生内心,同时辐射周边群众。

创新班级活动,做优实践育人。长赤镇小学创新开展班级实践日活动,设计“走访体验、实践操作、回馈感恩、意志品质”四大类实践主题。每天,学校安排一个班选择一个主题,细化活动方案,开展班级实践活动。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实践活动中或走进自然感受四季更迭,或走进田野体验农耕文化,或走进农家小院学习生活技能,或参与种植养殖培育坚韧意志,用班级实践日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历镇小八节,做精传统育人。该校结合传统节日,分年级主持开展“镇小八节”节庆活动,春季学期,3年级清明节、5年级端午节、1年级儿童节、全校毕业典礼;秋季学期,4年级中秋节、6年级国庆节、2年级元旦节、全校体育节。这些节庆活动,由一个年级主持,全校参与,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活动开展中学习传统文化,展示艺术特长,学会团队合作,让每个孩子在镇小的六年学期中,都能亲身参与八个传统节日庆典。

细化以美导行,做到美格塑人。该校系统开展“做最美自己”美格教育活动,做到天天有训练、周周有评比、月月有小结、期末有表彰。通过美格教育的常态开展,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和基本素养的提升。学校连廊文化,明示美格修炼“二十四个主题小故事”,既让学生知晓典型的美格有哪些,又让学生明白每个美格的初步形成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标准。借展板文化,引领学期德育活动。在进校广场布置“专注、有序+(友善、感恩)”或“专注、有序+(主动、守时)”等学期主题展板,让师生和家长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美格教育氛围。用楼道文化示范引领,巧妙地表彰激励,永葆学生参与热情;用常规督查和矫正监督,规范学生的言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学校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爱,离不开老师们的付出、家长的配合和孩子们的努力。”张元金说,“未来,长赤镇小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抢抓机遇,砥砺前行,用高品质教育回报家长信任和社会关切。”(记者 罗黎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