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光雾山镇人民政府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部门(单位)概况
(一)机构组成
根据《中共南江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南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南编发〔2020〕25号)文件,我镇统一设置7个综合办事机构: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文旅发展办公室、扶贫开发办公室、统计工作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生态环境工作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信访工作办公室)、财政所;统筹设置4个未独立预算的直属事业单位:便民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公共事务服务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农民工服务中心。
(二)机构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命令。
2.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编制区域内经济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地制宜组织发展区域特色经济。营造经济发展环境,提供示范引导和政策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引导和促进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3.提供区域公共服务。编制区域内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和整合农村(城镇)资源,为城乡居民提供教育、科技、体育、文化、信息、卫生、医疗、人才开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服务。管好用好国家转移到农村的各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乡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田水利、镇村道路、生态环境等各项公益事业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承担区域内的财政、税收、统计、民政、公安、司法、人民武装和退役军人事务等管理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负责管理区域内的社区、社团和经济组织,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推行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实行政务公开。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作用,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及时化解辖区内各种矛盾纠纷,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协调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建立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5.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人员概况
根据《南江县乡镇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编制核定表》(南编发〔2020〕25号)及编制调整文件,我单位核定人员编制数61名,其中行政编制26名、机关工勤编制3名、事业编制26名。2023年年末实有一般公共财政拨款开支人数55人。
二、部门财政资金收支情况
(一)部门财政资金收入情况
2023年本年收入合计1320.8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314.77万元,占99.54%;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11万元,占0.46%;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经营收入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二)部门财政资金支出情况
2023年本年支出合计1320.8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251.57万元,占94.75%;项目支出69.31万元,占5.25%;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经营支出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三、部门财政支出管理情况
(一)基础工作管理情况
1.组织机构完善方面。按照领导及机关干部分工,成立了光雾山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议预算绩效管理重大决策部署、工作规划和计划,研究预算绩效管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审定重点绩效评价结果和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及运用等事项。
2.管理制度完善方面。为有效进行财政支出管理,健全完善了《南江县光雾山镇人民政府内控管理制度》《光雾山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操作细则》《公务卡使用管理制度》《光雾山镇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光雾山镇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试行)》等制度,制定的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得到有效执行。
3.指标体系完善方面。制定的项目预算支出评价个性指标体系健全,主要涉及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社会效益、满意度、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项目完成、项目效益、满意度等类指标。
4.宣传培训工作方面。于2023年12月15日组织召开光雾山镇2023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宣传培训会,旨在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深刻内涵的认识。
(二)绩效目标管理情况
1.绩效目标合理性方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符合单位制定的中长期规划及年度工作打算。
2.绩效目标覆盖率方面。单位2023年年初项目支出预算145.70万元,实际申报预算目标项目资金额145.70万元,部门绩效目标覆盖率达到年度预算布置的要求。
3.绩效指标准确性方面。实际申报的预算目标项目资金额145.70万元,申报表填写完整,绩效指标设置清晰、可衡量,绩效指标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三)综合管理情况
1.绩效运行监控方面。2023年年初支出预算数1288.26万元,部门支出预算完成程度中达到预算完成要求;年初项目预算数48.43万元,调整数为69.31万元,项目预算调整变动率较大;政府采购预算数0万元,实际完成政府采购金额0万元;“三公经费”预算2.25万元,实际发生2.25万元,符合控制要求;使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开展了资产清查、登记、上报等工作;于2023年4月14日按规定内容和时限公开了2023年度预算信息。
2.绩效评价实施方面。重点选取9个项目进行项目自评,项目自评率100%,实施绩效评价项目覆盖情况良好;实施项目绩效评价资金额69.31万元,资金评价覆盖率达到100%,符合评价资金覆盖要求。
3.评价结果应用方面。于2024年6月7日按要求将绩效评价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开,绩效管理问题整改、其他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按规定实施绩效问责、项目调整等方面不涉及。
4.绩效管理创新方面。积极组织单位纪检监察、常聘法律顾问、专业技术人员等监督力量,探索成立风险控制领导小组,运用镇村级资金支出用款请拨流程及“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程序,开展绩效管控,并将管控成果与项目工作实绩相结合,合理应用于干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等次等方面。
(四)综合绩效情况
1.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重点选取镇街人大、政协人武纪检工作经费,服务群众工作经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经费,2022年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经费,光雾山镇便民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项目,国网桃园供电所项目建设征地补偿费,2022年抗旱保丰收项目(晚秋蔬菜产业发展),2022年抗旱保丰收项目(晚秋粮食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驻村经费等项目开展项目绩效自评,评价结果良好。
2.部门职能完成情况
(1)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经济发展步履铿锵。一是着力突破文旅产业。建立项目推进准入监管和风险防控责任体系,创新实施项目推进“1+1+1”工作机制,采取“5+2”“白+黑”火线工作法,高质量推进光雾和谷国际森林康养度假区、米仓大道等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桃源国际旅游度假村、大坝牟阳森林天街、铁炉坝体育公园等17个文旅产业项目,完成用地保障920亩,征拆房屋19座,搬迁坟墓78座,获得“光雾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和天府旅游名镇建设先进集体”表彰,获得“四川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四川省自然教育基地”评定。二是坚持三产协同发展。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盘活普陀村闲置房屋,联合参与文旅体验性项目经营,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桃源村、普陀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大力发展以“社会资金+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建成“山居·初见”民宿;整合村史馆功能打造大营村乡愁体验馆,积极探索“文化—旅游”的价值有效转化,2家民宿入选“2023年四川省森林人家”。协助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街区3个,持续丰富文旅体验性项目,协助办好红叶节、避暑节、夏季森林马拉松、UCI自由式小轮车等赛事活动,桃源村获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三是聚力重点项目建设。将项目建设纳入“两制”考核评分,激励党员干部在项目建设中显身手、增才干、强本领。完成固投3.486亿元,新签订“枫琴夜泊”康养综合体10亿元项目1个,储备项目6个,2个项目列入巴中市红榜项目,多个项目作为全市第二、四季度重大项目投资现场推进会重点参观点位,获评“南江县重大项目先进集体”,获得“市级中心镇”命名。
(2)坚持固强补弱、精准发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做好脱贫攻坚成效巩固的决策部署,全覆盖为全镇脱贫人口购买防止返贫意外保险;5月开展防止返贫监测集中排查,组建镇村两级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网格管理体系,对全镇1014户3934人农村人口进行全覆盖排查,未发现存在返贫风险户;同时优化调整6支工作队成员接续帮扶乡村振兴重点村,持续巩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成果。二是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违法占用耕地、林地等行为打击力度,探索农机助耕队、代耕代种等模式,有效解决全镇土地撂荒问题,牢牢守住6765.27亩耕地红线,完成耕地占补平衡600亩,补划基本农田491亩,整治撂荒地459亩,高标准改造土地30.2亩并纳入基本农田。利用上级下达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启动普陀·梦回桃园项目建设。三是抓好农业产业发展。打造槐树片区高山错季蔬菜1000余亩,新增种植连片高山蔬菜300亩,道地药材220亩,油菜300亩,累计完成玉米种植2000余亩,大豆种植400余亩,实现粮食播面14500余亩。新培育黄羊养殖户6户,家庭羊场1户,规模羊场1个,肉牛养殖大户2户,全镇黄羊存栏3206只,累计出栏2700余只,养殖蜜蜂3500余桶。
(3)坚持人民至上、利民为本,幸福指数与日俱增。一是社会保障更添福祉。全年累计发放民政救助资金142.18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166户337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组织辖区群众就业培训46人次,提供公益性岗位75个,推送务工信息600余条,为2名困难大学生申报“金秋助学”帮扶资金,为28名中高职学生申报“雨露计划”补助资金,吸引2名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其中实体经济超100万2个。二是民生工程更暖民心。整合项目资金,建成秋池羽毛球场、秋池农贸市场,完成桃源村岩房、大营村茶园、阳崖村曹家河3处“索改桥”项目建设;新改(扩)建通组道路16.6公里,全力推进寨坡群众联建房及附属工程建设并完成非住宅房屋分房工作,完成大营、槐树等4个村11.5公里道路安防设施建设,启动寨坡最美乡村道路、光雾山镇中心卫生院寨坡分院项目建设。三是文明乡风更加崇善。不断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推动各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广泛运用模范评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有效载体,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便民服务代办等“微治理”,通过道德银行、“红、黄、黑”榜制度、年度考核等措施对村(居)民、村(社区)进行分类化奖励,全年进行“四美”评选4次,有效树立良好“乡风”“民风”“家风”。
(4)坚持除险保安、维稳应急,社会治理全面加强。一是平安建设坚决有力。创新建立“一部六组四防区”大应急体系,树立上游意识,建立“川陕联防联控联建”工作微信群,会同周边省市乡镇做到旅游联盟、辖区联治、信息联通、隐患联排、应急联动、灾害联防,持续抓好森林防灭火、防洪度汛等底线工作,开展综合应急演练32次,有序应对“5.31”“7.3”洪涝灾害,清理坍方3500方,转移受灾群众84户317人,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年无一例安全事故,获得“四川省安全社区”复评命名。二是社会治理温暖有爱。构建完善“镇﹣片区﹣村(社区)﹣社﹣网格”五级治理体系,形成“1+3+15+N”治理名单,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全年累计走访群众1125户,提供暖心服务635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294个。同时组建“跑团”队伍,根据居民困难需求列出“菜单”,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代办服务,全年按需派送志愿服务300余人次,为村(社区)解决重难点问题50余个。三是信访矛盾调处有制。建成集信访接待、纠纷调处、法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治中心,落实“政法委员常驻、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制度。建立民生诉求台账,实施清单式管理,常态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整合公安、司法、法律顾问等力量,建设法治宣传平台、法律辩论平台和民生热点商讨平台,针对林权纠纷、景区原住民进出及项目建设等矛盾纠纷,组织专班到群众一线,有效解决寨坡、桃源、大坝、普陀征拆疑难,石龙沟炮损房屋群体纠纷等,成功调处大坝集体土地补偿资金使用问题。
四、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根据《2024年县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得分:良好(90>X≥75分)。
(二)存在问题
1.绩效管理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制度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绩效自评质量不高,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不够到位。
2.队伍建设有短板。主要表现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系统化培训,理论及业务水平不高,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影响绩效评价工作实效。
(三)改进建议
1.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为主线,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管理,稳步推进标准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绩效管理工作质量水平,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绩效管理工作支撑。进一步健全完善符合乡镇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要求的财政支出各项管理办法、资金管理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全镇预算绩效过程管控风险控制机制,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制度支撑。
3.强化学习培训,提升绩效管理工作能力。积极踊跃系统地学习研究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文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深刻内涵的认识,培养专业化队伍,切实满足绩效管理工作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