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赤镇人民政府 关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的请示
县人民政府:
按照《中共南江县委南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江县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委发〔2020〕7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并经村户代表会议通过,涉及调整村均由三分之二以上户代表参加了表决,同意率达99%,经镇党委会研究决定,将原有的37个行政村调整为22个行政村,调减率为40.54%。具体请示如下:
一、调整理由及重要意义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在农村。目前,我镇存在村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且贫富差别大等问题。一些地处偏远山区的村,交通不便,村级道路、供电、供水、电讯等设施落后,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开展村规模调整,有利于整合资源,发展区域经济;有利于统筹规划,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有利于干部优化配置,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有利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消除不稳定因素,减少矛盾;有利于人口集聚,推进城镇化建设。
当前,我镇农村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基础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中心村、重点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实施村规模调整,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改革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合大并强原则。综合考虑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文渊源、河流水系、山脉走向、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村级规模,不搞一刀切。通过并村,实现优势互补、规模适度,实力增强、班子更优、机制更活的目标。
2.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并村方案由镇政府提出,经相关村以适当方式召开村民会议通过后上报县人民政府审批、经县政府批准的并村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3.坚持依法依规原则。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坚持农民享受的政策不变,农村山林、土地、水利、资源等权属不变,农业经济利益关系不变“三个不变”原则。要依法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利益。依法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庄。
三、合并方案
(一)将青柏村、乐台村和龙池村合并为龙池村。合并前,青柏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1140人,户数339户,党员43人,乐台村辖8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2646人,户数826户,党员42人;龙池村辖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2453人,户数767户,党员46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1932户,实到1372户,赞成率达99%。合并后,新村村名为龙池村,办公驻地选址在龙池村村委会,减去合并到社区的外,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39人,总户数1932户,党员78名。产业发展以蔬菜为主,着力打造“菜篮子”工程示范村。
(二)将桥梁村和清泉村合并为清泉村。合并前,桥梁村辖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2072人,户数698户,党员31人;清泉村辖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2041人,户数688户,党员35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1386户,实到948户,赞成率达98%。合并后,新村村名为清泉村,办公驻地选址在养生华庭小区,减去合并到社区的外,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13人,总户数1386户,党员41名。产业发展以水果、蔬菜为主,着力打造花果名村。
(三)将上游村和中魁村合并为中魁村。合并前,上游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1178人,户数358户,党员28人;中魁村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1876人,户数543户,党员35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901户,实到635户,赞成率达100%。合并后,新村村名为中魁村,办公驻地选址在中魁村村委会,幅员面积8.6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54人,总户数901户,党员48名。产业发展以食用菌为主,着力打造中魁山战役历史文化村。
(四)将鼓楼村、笔架村、苟林村和红顶社区合并为红顶村。合并前,鼓楼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1340人,户数452户,党员35人;笔架村辖4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1350人,户数420户,党员25人。苟林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1009人,户数307户,党员32人;红顶社区幅员面积0.3平方公里,人口158人,户数150户,党员5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1329户,实到1295户,赞成率达100%。合并后,新村村名为红顶村,办公驻地选址在红顶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10.9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57人,总户数1329户,党员96名。产业发展以南江大叶茶为主,着力打造茶旅文化示范村。
(五)将石滩村和建华村合并为建华村。合并前,石滩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1245人,户数393户,党员25人;建华村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1622人,户数499户,党员39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892户,实到723户,赞成率达99%。合并后,新村村名为建华村,办公驻地选址在建华村村委会,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67人,总户数892户,党员64名。产业发展以翡翠米、稻鱼(鸭)共生为主,着力打造中国好粮油基地示范村。
(六)将林家村和书房村合并为书房村。合并前,林家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1617人,户数512户,党员32人;书房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1390人,户数446户,党员35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958户,实到648户,赞成率达99%。合并后,新村村名为书房村,办公驻地选址在书房村村委会,幅员面积8.3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07人,总户数958户,党员67名。产业发展以南江大叶茶为主,着力打造茶旅文化示范村。
(七)将晓钟村和竹岭社区合并为竹岭村。合并前,晓钟村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1328人,户数406户,党员44人;竹岭社区幅员面积0.3平方公里,人口38人,户数31户,党员3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406户,实到313户,赞成率达100%。合并后,新村村名为竹岭村,办公驻地选址在晓钟村村委会,幅员面积7.1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66人,总户数437户,党员47名。产业发展以青花椒为主,着力打造花椒产业示范村。
(八)将石岩村、石梁村和永福村合并为永福村。合并前,石岩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615人,户数188户,党员13人;石梁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807人,户数254户,党员18人;永福村辖4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1365人,户数368户,党员32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810户,实到552户,赞成率达100%。合并后,新村村名为永福村,办公驻地选址在永福村村委会,幅员面积14.2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87人,总户数810户,党员64名。产业发展以青花椒、特色小水果为主,着力打造花椒、水果产业示范村。
(九)将刘家村和斜岩村合并为和谐村。合并前,刘家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916人,户数290户,党员20人;斜岩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909人,户数288户,党员27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578户,实到486户,赞成率达100%。合并后,新村村名为和谐村,办公驻地选址在斜岩村村委会,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25人,总户数578户,党员47名。产业发展以青花椒、光雾蜜李为主,着力打造花椒、水果产业示范村。
(十)将沈坡村和王龙村合并为王龙村。合并前,沈坡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743人,户数235户,党员22人;王龙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1286人,户数330户,党员21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565户,实到390户,赞成率达98%。合并后,新村村名为王龙村,办公驻地选址在王龙村村委会,幅员面积9.9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29人,总户数565户,党员43名。产业发展以青花椒、光雾蜜李为主,着力打造花椒、水果产业示范村。
(十一)将三清村和惠民村合并为惠民村。合并前,三清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907人,户数297户,党员20人;惠民村辖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417人,户数128户,党员11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425户,实到289户,赞成率达93%。合并后,新村村名为惠民村,办公驻地选址在惠民村村委会,幅员面积8.9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24人,总户数425户,党员31名。产业发展以雷竹、青花椒为主,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十二)将碑梁村和杨雀村合并为文星村。合并前,碑梁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1450人,户数425户,党员34人;杨雀村辖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1337人,户数447户,党员34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872户,实到649户,赞成率达99%。合并后,新村村名为文星村,办公驻地选址在原傅家乡政府,幅员面积8.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87人,总户数872户,党员68名。产业发展以翡翠米、稻鱼(鸭)共生为主,着力打造中国好粮油基地示范村。
(十三)将吊楼村和龙泉村合并为龙泉村。合并前,吊楼村辖4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1328人,户数417户,党员26人;龙泉村辖4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1720人,户数540户,党员36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 957户,实到681户,赞成率达99%。合并后,新村村名为龙泉村,办公驻地选址在龙泉村4社(石笋坪),幅员面积8.1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48人,总户数957户,党员62名。产业发展以翡翠米、稻鱼(鸭)共生为主,着力打造传统村落示范村。
(十四)将惠民中心社区更名为红四社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 957户,实到681户,赞成率达99%。
(十五)新成立桥梁社区、乐台社区。将乐台村1、2、3、4、5、8村民小组,龙池村2村民小组,桥梁村1、6、7村民小组,清泉村4、5村民小组和乐台村6、7村民小组(部分),龙池村1、3村民小组(部分),桥梁村2、3、4、5村民小组(部分)和清泉村1、3村民小组(部分)分别并入新成立的桥梁社区、乐台社区以及原禹王宫社区、朱陵宫社区、乐园路社区、文书苑社区。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 2979户,实到2012户,赞成率达98%;乐台社区成立后南至原乐台村7村民小组、北至玉赤大道南段、东至乐园路、西至龙池村1村民小组;桥梁社区成立后南至养生步行街、北至原乐台村2村民小组、东至原桥梁村2村民小组、西至玉赤大道南段。
(十六)调整乐园路社区管理范围。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1790户,实到1236户,赞成率达100%。调整后乐园路社区南至原乐台村8村民小组、北至翡翠商业街、东至清泉村1村民小组、西至电影院巷。
(十七)调整朱陵宫社区管理范围。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1860户,实到1610户,赞成率达100%。调整后朱陵宫社区南至朱陵宫街、北至玉赤大道西段、东至养生步行街、西至书院街。
(十八)调整文书苑社区管理范围。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 2894户,实到2157户,赞成率达100%。调整后文书苑社区南至电影院巷、北至玉赤大道南段、东至书院街、西至乐园路。
(十九)调整禹王宫社区管理范围。通过召开户代表会议,应到 1849户,实到1605户,赞成率达100%。调整后禹王宫社区南至清泉村1村民小组、北至原桥梁村2村民小组、东至清泉村5村民小组、西至禹王宫。
四、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行政村合并工作,加强领导,统一指挥,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长赤镇村级建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指导组、债权债务处置组、纪检监察组、與论引导组、政策法规组、社会稳定保障组。工作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办由熊珊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好村级建制调整工作中的日常工作。
五、纪律要求
1.强化责任。全镇各村、单位要高度重视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各村两委要承担此次村级建制调整工作的主体责任,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程,集中精力,精心组织。联系各涉改村的领导干部对联系的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承担协调和督促责任,各驻村干部到所联系村帮助指导工作。各拟合并村成立的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好责任。此次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将列入2020年村级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合理设置。镇党委政府根据新村的规模、党员人数、经济社会状况及区域分布等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村两委班子职数。合并后的村可适当增加支村两委班子成员职数。
3.明确政策。原村委会与农户或有关单位签订的各类承包合同和责任制,继续有效;属于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的使用和分配按原范围不变;原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按性质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原学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集体山林等集体资产一并转入合并后村资产,实行统一管理。
4.严肃纪律。在合并调整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和廉政建设的规定,坚决做到“十个不准”:一是不准处置、转移村集体资金和实物资产;二是不准变卖固定资产,暂停一切资产租赁、工程承包等行为;三是不准突击安排由行政村支付报酬的人员;四是不准私分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五是不准突击花钱,不准用集体资金吃喝、送礼、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六是不准擅自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滥发钱物;七是不准虚设、伪造债权债务,毁灭账册;八是不准瞒报、漏报和虚报村集体资产;九是不准建“账外账”,私设“小金库”;十是不准拖欠、占用村集体款项和实物。严格坚持依法依程序办事,严厉打击和处理恶意阻止和破坏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的违法行为,严格追究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中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相关责任人的法律和纪律责任。镇党委将组成督查组,对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督查、督办和查处。
调整后,我镇有行政村22个,社区9个。依法依规召开村(居)党组织选举工作会,选举村(居)党组织成员,组建村(居)工作委员会。
妥否,请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