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镇2024年上半年“三农”重点工作推进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计划实施的情况
2024年上半年,正直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抓好“三农”工作,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上级决策部署在正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现将上半年“三农”工作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奋力争先创优。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各职能办公室统筹协调的工作体制,党委会研究“三农”工作6次,召开专题工作会4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周深入村社调研督导,择优配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力量,制定并印发《正直镇2024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表》,与村(社区)签订重点“三农”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强化督查督办,实行“责任制+清单制+时限制”,采取“月跟踪、季考核、年总结”的方式,确保工作责任落实、问题整改到位、目标任务实现。
(二)做好民生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强化监测帮扶。建立镇村两级监测帮扶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农户自主申报、村组网格监测、部门风险推送、集中排查发现等方式收集并核查返贫致贫线索742条。同时,对未消除风险监测户严格落实一对一的结对帮扶责任并户户研判制定帮扶措施,实行每月动态监测管理,有效确保脱贫群众遇困、遇病、遇灾不返贫致贫。二是务实集中排查。组织镇村干部聚焦大病重病户、重度残疾人户、收入较低或下降明显、就业不稳、产业失败,以及受自然灾害、其他突发意外事故影响较大的农户,运用全国防止返贫集中排查APP,采取入户排查、线上通讯、村组研判3种方式,对全镇16395户农村人口年度收入状况、“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巩固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三是落实兜底保障。持续加强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对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家庭及时按程序纳入,加大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对象临时救助力度,全面落实低保五保提标提补政策,确保兜住防返贫底线。同时,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已脱贫户住房安全保障“回头看”排查工作,在开展各类集中排查行动中,坚持把安全饮水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望闻问尝”的方式,逐村、逐户、逐项目对饮水安全进行全面大排查,切实做好“三保障”成效巩固。
(三)严守耕地红线,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持续壮大农业产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田长制”,完成耕地进出平衡图斑整改520.4亩,全镇油菜播种面积9000余亩、水稻29400亩、玉米2855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新建规模牛场1个,存栏巴山肉牛6800余头,发展养羊大户50余户,生猪存栏38000头。二是持续强化稳岗就业。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省内对口支援、托底性帮扶等多种方式拓宽务工渠道,加大企业招聘信息和就业补贴政策宣传推送力度,积极对接县农服中心“点对点”开展好“春风行动”,不断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紧盯市委“1+3”主导产业和南江“1+1”产业布局发展需求,规范设置361个农村公益性岗位,持续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创业致富带头人、职业技能提升等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脱贫人口的就业技能和议价能力,充分利用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重大项目、以工代赈等渠道吸纳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不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三是持续强化政策保障。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按规定兑现落实好跨省就业脱贫人口一次性交通补助、脱贫人口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返乡农民工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工作,及时足额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公益林补偿、“雨露计划”等各项惠民资金,不断筑牢脱贫人口收入保障底线。
(四)强化生态保护,建设和美乡村。一是打好“整治仗”。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垃圾清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落实各村(社区)清洁责任区制度,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实施乡镇环卫作业特许经营项目,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试点,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巩固提升行动,健全垃圾设施管护机制,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设施180个。实施农村卫生户厕改建任务734户,全镇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6%。二是打好“保护仗”。深入实施河湖长制和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县级主要河流、水库管理“四张清单”,全覆盖开展恩阳河正直流域和重点湖库排污整治,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系统整治农村水环境质量。同时,大力开展生态环保、乱占耕地整治专项行动,充分利用日常巡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鼓励举报等措施,对污染环境、占用耕地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格执法,确保耕地与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三是打好“发展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大力发展黄豆、土豆、金丝黄菊等林下种植业,鼓励和引导村级带头人、致富能人、村级大户,大户带小户共同参与,带动群众增收。依托我镇核桃、彩林、道地药材、凤柑等特色品种,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将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做到既可持续,又有收益。
(五)坚持党建引领,完善乡村治理。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对各村(社区)党组织的指导监督,进一步强化村(社区)党组织的“火车头”“带头人”作用,加强“两委”班子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积极培养发展年轻、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党员干部,切实做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治理,集中力量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二是规范基层党建工作。督促各村(社区)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党规法宝,提高党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锤炼党员党性,不断增强各党支部积极作为的自觉,促进全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三是强力推进基层治理。用好“川善治”乡村治理平台,创建民主协商平台,创新自治载体,充分引导新乡贤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运用好“道德银行”、村民公约等方式,持续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治理,推进村(社区)施行分类治理。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规模偏小,结构不优,发展不均,关联不强,品牌不响,融合不够,竞争优势不明显。二是农村居民外出务工较多,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人才匮乏,留守人员年龄偏大,农业生产后劲不足。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收入低、收入来源不稳定情况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抓好稳产保供。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力稳定粮油生产,做到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种植,以建设省级肉牛产业园区为契机,持续扩大生猪、肉牛、黄羊养殖规模,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继续开展集中排查,加强网格化动态监测,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分层分类做好施策帮扶,对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制定增收措施,确保家庭收入稳定增加。全面摸清底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做到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按照上级衔接资金管理规定,有序实施好财政衔接资金项目。
(三)持续提升治理水平。发展和壮大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深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农民自我创造幸福生活内生动力。深化平安村(社区)建设,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树立新时代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务监督,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养老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