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镇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管控,合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提升空气质量,我镇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和平镇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防治结合、突出重点
突出防治结合,树立主体责任意识,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重点聚焦施工工地、秸秆燃烧,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空气质量保障措施。
(二)属地负责、区域联动
强化本行政区域污染源管控,落实专人巡查巡管,压实人员分片包保责任,实行“镇-村(社区)-巡查员”三级联防联控,统一时间、统一措施、统一行动,形成区域管控的整体合力。
(三)预防为主、强化应急
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完善应急和联动机制,采取必要的管控措施,从严要求并保障落实。
二、工作措施
(一)做好宣传发动
村(社区)要采取村村响喇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单、召开坝坝会、微信群转发等形式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把大气污染的危害、保护的途径和措施的有关规定及要求宣传到村(社区)到户,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增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使保护环境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施工扬尘污染控制
推行绿色文明施工,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封闭围挡、渣土运输车辆冲洗、道路硬化等扬尘防治措施,减轻扬尘对镇辖区带来的危害。
(三)落实面源污染防控
各村(社区)督促巡查员外出巡查履职,对存放有秸秆的群众进行宣传,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对正在进行秸秆焚烧的群众采取引导教育,若发现屡教不改者,上报至镇政府,联合片区民警进行处罚。
三、工作要求
(一)总体布局
依据附件建立镇、村(社区)、社三级管理网格,实行镇党委书记、镇长统筹安排工作,联村领导包村,村(社区)支部书记包社,社长具体执行工作任务的立体责任网格,保证做到全天候禁烧、全覆盖监管、无缝隙落实责任,切实把禁烧责任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具体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级级抓落实的秸秆禁烧工作责任体系。
(二)职责分工
镇党委书记、镇长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及我镇实际,负责对镇辖区内的大气污染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工作,督促各联村领导及驻村工作队及时下村开展工作;各联村领导全面指导村(社)支部书记工作,明确工作重点并联合村(社)支部书记进行工作督导;各村(社)支部书记安排发动各巡查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做好人员巡查范围规划以及工作要求;各巡查员具体执行工作任务,对存放有秸秆的群众进行宣传,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对正在进行秸秆焚烧(秸秆全时露天禁烧区域以外)的群众采取引导教育,若发现屡教不改者,上报至镇政府,联合片区民警进行处罚。
(三)倾向重点
我镇辖区恩广高速路段(G5012)沿线两公里内为秸秆全时露天禁烧区域,实行全时段全区域强制性禁烧措施,沿线各村须加强管控,及时预防和发现,采取见烟就查,见火就罚的强制性手段,共同维护我镇空气质量。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夯实包抓分片责任。镇政府成立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吴婷、镇长何桥担任组长,分管领导饶阳任副组长,各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全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加强检查巡查
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纪委进行常态化督查。巡逻组对全镇范围内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等行为,实行全域、全时段,全面检查。
(三)严格考核奖惩
镇对各村(社区)大气污染工作开展情况及大气污染行为进行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大气污染工作信息,对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秸秆禁烧行为且屡教不改的,联合民警给予相应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