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乡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

2025-03-18 15:26 来源: 团结乡人民政府

各村民委员会:

按照《南江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南江县2024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农函〔2024〕46号)文件要求,结合南江县2025年春耕生产动员暨玉米产业集群项目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的要求,以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导向,以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为抓手,聚焦辖区主要覆膜地区、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稳妥有序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加强地膜全程监管和执法,完善地膜回收利用和分类处置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全乡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

二、建设目标

通过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示范引导种植户积极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巩固“十四五”时期地膜回收率稳定在85%以上。地膜销售、使用、回收等全产业链条和监督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使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一)开展废旧地膜残留检查。探索实用、高效的地膜残留污染防治新途径,推广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对地膜回收情况进行检查,对回收率低且废旧地膜随处可见的村进行通报,问题严重不积极整改的乡纪委进行问责处理。

(二)建立监管绩效激励机制。各村确定1名村级网格化监督员,负责督促本辖区地膜回收捡拾、称重等工作。将地膜捡拾回收工作纳入考核,对地膜捡拾回收工作推进快、成效明显的村予以奖励;对工作推进缓慢,效果不佳的村给予通报批评,并约谈主要负责人;对参与积极性差,拒不捡拾地膜的农户不予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三、建设内容与资金使用

(一)项目内容。通过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示范引导种植户积极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全乡高强度地膜推广覆盖面积1000亩,地膜补贴数量1.88吨,按照85%的回收比例预计回收加厚高强度地膜1.58吨。

(二)集中废旧地膜网点建设(0.5万元)。团结乡新建1个乡级集中废旧地膜回收网点,集中回收点位在回龙村1社,并由赵永寿负责具体管护。资金主要支持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0.2万元,特设公益性岗位站点管理人员的工资补贴0.3万元/年(可结合实际需要调整)。提交建设集中回收网点相关依据,由县农业农村局兑现补助资金。

(三)废旧地膜回收(0.395万元)。由各村依据前期地膜发放的农户,组织农户对辖区使用地膜后的残膜进行回收并组织车辆将村级回收地膜运输至团结乡集中废旧地膜回收网点,按照1.25元/斤进行回收和运输补助,共计补助资金3950元,其中亭子村1420元、筒车村485元、安山村495元、回龙村460元、井田村710元,梭坡村380元。

四、技术规范

(一)加厚高强度地膜技术规范要求。

技术

指标

拉伸负载

(N)

断裂标称硬变(%)

直角撕裂负载(N)

加厚高

度地膜

纵向≥3.6

横向≥3.2

纵向≥550

横向≥700

纵向≥1.6

横向≥1.8

加厚高强度地膜的产品厚度、力学性能等指标应不低于《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中I类耐老化地膜有关要求,其中产品标称厚度不小于0.015mm,有效覆盖使用时间不低于180天,且使用后最大拉伸负荷、断裂标称应变等力学性能指标不小于初始值的50%。产品原材料中不得加入再生料以及国家明确禁止使用、不利于作物生长和有害土壤的助剂,总灰分控制在0.5%以内。

技术

指标

拉伸负载

(N)

断裂标称硬变(%)

老化100h后断裂标称应变(%)

直角撕裂负载(N)

加厚高度地膜

纵向≥2.2

横向≥2.2

纵向≥200

横向≥280

纵向≥80

横向≥100

纵向≥1.2

横向≥1.2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产品厚度、力学性能等指标应不低于《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 35795-2017)有关要求,其中产品标称厚度不小于0.008mm,有效覆盖使用时间不低于60天,水蒸气透过率低于400g/(m2口24h),且有机成分不低于51%,相对生物分解率不小于90%,产品中不得含有PE等聚烯烃类材料。

五、项目实施时间

2024年12月—2025年6月

1.前期准备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加强标准地膜使用和回收宣传,探索地膜回收机制,建立好地膜发放使用和回收台账。

2.推进实施阶段:2025年6月20日前,组织开展加厚高强度地膜示范技术指导服务,并组织地膜回收利用工作。

3.总结完善阶段:2025年6月底前,完成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实施,收集整理项目资料,组织自查,总结经验及成果,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和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各村履行推进农田农膜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作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狠抓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督导检查。把废旧农膜回收作为年底各村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健全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强化督查问责,对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落实不力的,在乡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并在年底考核时扣除相应的分值。对拒不进行废旧地膜捡拾或者阻碍废旧地膜捡拾工作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个人,加强宣传教育,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加强管理,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虚报回收数量,对违反规定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标语、横幅等方式加强宣传,大力宣传讲解废旧地膜污染的危害和回收再利用的好处,指导广大农民科学使用地膜,使农民充分认识地膜残留的严重危害,树立主动回收残膜保护耕地的意识,自觉捡拾农田废旧地膜,提高广大农民参与防治“白色污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机制创新。建立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和回收全链条的台账制度和残膜监测制度,保证记录数据完整真实可靠,督促地膜经营者和回收网点建立台账制度,建立销售记录制度,做到资料规范建档、查阅方便,有利于销售、使用、回收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和管控。


                                                                                    南江县团结乡人民政府

                                                                                        2025年3月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