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景区简介

2019-01-10 16:57 来源: 南江县旅商局 作者:县旅游局
光雾山旅游景区位于华夏版图腹心、米仓山腹地、川陕交界处,地处西安、成都、重庆三大城市几何中心,距成都396公里、重庆300公里、西安295公里。光雾山于2014年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8年4月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已将南江光雾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光雾山旅游景区面积235平方公里,目前,主要开发了焦家河、燕子岩、寒溪河、太极天坑(环线)等片区,形成了“二日游”精品游线。

光雾山旅游景区地处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特殊的大地构造背景造就了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最佳宜居环境。光雾山以奇特的岩溶岭脊峰丛地貌,古朴的原生态植被、迷人的峡谷风光为景观特色,是国内资源禀赋极高的自然山水景区。境内峰林高耸突兀,绝壁陡峭凌空,幽谷狭长逶迤,溪河瀑潭相依,植被原始丰茂,四季特色鲜明;空间紧凑而具变幻,气势宏伟而富秀雅;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极具科考价值。光雾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也是一座文史宝库,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异彩纷呈,红军文化悲壮感人,生态文化博大深邃,为景区注入了活的灵魂。

光雾山旅游景区地处米仓山构造带,属于扬子准地台北缘边缘沉降带—龙门山—大巴山边缘沉降带的一部分,北靠陕西汉中,南临四川盆地,东依大巴山主脉,西接龙门山。米仓山主脉呈东西走向,它犹如一“巨人”,头枕大巴山构造带,脚抵龙门山构造带,成为大巴山与龙门山的纽。景区地质景观尤为突出,自元古代至新生代的地层均有出露,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尤为广泛,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了许多典型的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地质遗迹景观,国内罕见。光雾山所处的米仓山系在三叠纪时期,海水退出,隆起为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部分地区仍在水面下,处在湖泊环境中。喜山运动使亚欧板块快速抬升,光雾山地区也因此迅速隆起并接受侵蚀。亿万年来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溶蚀、冲刷、切割,把石灰岩地表雕塑成高耸的尖峰、奇异的洞穴和幽深的峡谷,便形成了“有山必穴,无峰不奇”的岩溶地貌。光雾山岩溶地貌发育完整、系统,出露了岩溶地貌几乎所有的类型,完整的反映了岩溶地貌形成的全过程,是中国南北岩溶地貌过渡区最典型的代表;是一个立体的“天然岩溶博物馆”,在中国岩溶地貌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光雾山旅游景区是光和雾神奇变幻的精品,奇山雾里藏,日出雾生光;人在雾中走,心飞雾也翔。有一首山歌是这样形容的:“人间仙境光雾山,山在云雾飘渺间,光照雾隐碧峰露,雾涌群山云中埋。哥在山中抓把雾,轻轻捏出数滴水,妹在山中唱支歌,震得漫山细雨飞”。光和雾终年和谐共生,在光和雾的错综交替中幻化出浓雾涌朝阳、云海生明月,朝霞喷金光铺洒大地,雾霭填万壑淹没群山的壮丽景色。来光雾山旅游,一定能够让你心旷神怡,留下永久的记忆。

地理气候

光雾山旅游景区地处南北气候分界线,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西北冷空气咆哮南下,经秦岭阻挡后,其势锐减,再经汉中平原来到光雾山地区,已是强驽之末,不得不停顿下来,南方温柔的暖流北上到此,被北方的冷空气阻挡也被停滞下来,为此形成了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汇带,造就出原始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最佳的宜居环境。

光雾山旅游景区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3℃,7月均温20℃,1月均温-2.5℃,极端高温30℃,极端低温-17℃。年日照时数1570h,年总积温<4700℃,≥10℃的活动积温<3900℃。无霜期200天,初霜最早10月10日,终霜最晚3月20日。年均降雨量1350mm。降雪期一般为11月至翌年2月,常年积雪厚度平均为20cm,最厚约1m。区内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春天气候暖和,夏天清爽惬意,秋天气爽不燥,冬天有冰雪而不干冷。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3万个以上,噪音质量、地表水质量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光雾山原始秀美的自然风光尤如人间仙境,最佳的宜居环境实为养生福地。

动植物资源

光雾山旅游景区地处南北气流交汇带,孕育出原始丰茂的原生态景观,富有生物多样性特点,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区内维管束植物有2104种,包括蕨类植物 32 科 68 属 152 种,裸子植物6科 17 属 30 种,被子植物 139 科795属 1922 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台湾水青冈、巴山榧树、连香树、厚朴、水青树、红豆树、黄皮树、鹅掌楸等11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47种,均为兰科植物。光雾山具有完整的暖温带中山植被生态系统,有优势的巴山特有植物种群。其中,巴山水青杠是保存最完整的水青冈种群,“冰川时期的植物活化石”水青杠在全世界有11个品种,在中国有7个品种,而光雾山就有4个品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种类最多、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的巴山水青杠原生地。曾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先后来此考察和研究,对景区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科研价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被中外专家誉为“四川盆地北部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景区内野生动物有27目,88科,213属,332种。其中兽类7目,25科,59属,74种;鸟类15目,49科,124属,215种;爬行类2目,6科,12属,15种;两栖类2目,7科,10属,2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林麝、牛羚、云豹、豹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藏酋猴、黑熊、水獭、金猫、红腹角雉、红翅绿鸠、大鲵等32种。我国特有动物有秦岭刺猬、复齿鼯鼠、白冠长尾雉、秦巴北鲵等48种,其中南江角蟾和光雾臭蛙仅在保护区一带有分布。已鉴定的大型真菌有205种,分属于2个亚门,5个纲,12个目,37个科。从而成为具有世界性的重要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

米仓古道

米仓古道以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辞源》记载;“米仓道,在今陕西南郑县南,位于川陕交界,东与大巴山相连。自南郑经此山为入蜀要道,路皆险峻,古称米仓道。古代用兵,自陕入蜀,多出此道”。米仓山作为南北屏障,米仓道为南北要塞,远古巴人在米仓山中开辟了多条道路,形成了一个道路网络,通称米仓道。

米仓古道是中国最早的国道,其历史久远,在夏商时期便有记载,夏禹王会盟涂山,巴蜀往焉;殷高宗妇好伐巴方,曾设巴戌关于险阻;周武王灭殷伐纣王,巴师出征于牧野;秦惠王派司马错灭巴蜀;萧何月下追韩信于寒溪,汉王刘邦伐川北民平三秦王;曹操征汉中张鲁南下巴州;刘备驻军大坝牟阳城,张飞战张于木门,擒严颜于巴州;唐代皇子李贤、废帝李重福、李重茂等谪贬巴州集州;宋元之际元宪宗蒙哥经此入川攻合州钓鱼城;明朝设巡检司于牟阳城;清代白莲教义军横行川陕毗邻州县;现代红四军建川陕苏区于川北……。五千年古道,兵马驰骋,商贾营运,行旅往来,百姓流离,不畏险阻,直至民国初期始废。

米仓古道早期称巴岭路、大行道,纵贯大巴山区,联结江河流域,北上关中而通中原,南下巴蜀以达江南。是夏末商初沔水至潜水一带古代巴人的生活通道,也是后来巴蜀人走向中原的唯一交通要道。在南江米仓山境内米仓古道南北走向主要分四条,从西向东为:汉平关道,挡墙关道,巴峪关道,木竹关道。

穿越光雾山旅游景区樱桃河谷、寒溪峡谷的这条道路是挡墙关道,为米仓道中支线,由两河口至寒溪峡谷北接陕西庙坝至南郑通汉中,向西经白头滩至旺苍接金牛道通成都,向南经桃园至坪河达巴中,为米仓道中支线,是利用时间最长的一条道路。从樱桃河谷北上不到2公里处,有一处关隘,叫“挡墙关”,关楼已不存在,城墙犹存,厚约4米,由石块和粘土筑成,经千年的雨水冲刷、垮塌,至今还有5米多高。在这条古道上发生过许多历史故事,如张飞大战落旗山;唐代两京的佛教造像艺术通过米仓道而传入巴中,造就了象“南龛石窟”这样众多的佛教摩岩造像石刻群;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历史故事也发生在这条道路上。

米仓古道乃东部西部,南疆北国之销钥。是中国交通史上的活化石,是世界最早的古道之一。秦巴山区为举世壮观之地域,米仓大道乃南北交通之枢纽。米仓古道,举世闻名,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社会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已将米仓古道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录。

巴山背二歌

光雾山地区,高山纵横,远古巴人于夏商时期便在此生息繁衍,并开辟了勾通南北的巴岭路——米仓古道。到秦汉时间,米仓古道便逐步成为南北物资、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其货物运送全靠人力背运,人们把背运货物的人称为“背二哥”。背二哥不畏艰难险阻,世代传承,常年奔波在外,风里来雨里去,生活极其艰苦。为消除疲劳,在长期的劳作中,创作出了振奋精神的“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唱词以七言格律体为主,语言诙谐、风趣,均为即兴创作,多用赋、比、兴和双关语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巴山背二哥歌词生动、形象、传神,妙不可言;旋律清新流畅,唱腔高亢明亮,体现出大巴山人的聪明才智和乐观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如今,巴山背二歌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