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减乘除”提前谋划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工作

发布日期:2025-02-17 10:07信息来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量: 字号:

加——加大项目争取力度。按照今年经济工作战略,突出“工业定乾坤、项目论英雄”,深入实施“主导产业融圈建链”攻坚年,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规划引领作用。该局党组深刻洞悉、主动作为,明责加压、高位推进,立足全县今年项目编制三库五图(即:人才库、项目库、重点企业库,融圈图、建链图、路径图、招商图、鱼鳞图),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年就组织专班加大政策研究分析力度,围绕国家鼓励和扶持的关键领域,积极与省、市对口部门、处室沟通汇报,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明确项目资金争取重点。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和分管领导归口负责制,全面保障全县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减——简化各种办事程序。将企业用地服务纳入土地保障绿色通道,在用地预审、报批、征收、供应、登记等环节,实行用地时序优先、程序简化、交叉申请、并联推进。局内部组建四支专业队伍(专门股室对接、专业团队会诊、专班全程推进、专人跟踪督办),并采取五项具体举措(三个一、三上墙、三本帐、三快速、三书函),强化六大保障手段(组织保障、业务保障、信息保障、制度保障、纪律保障、后勤保障)。建立高效服务体系,最大程度方便企业、群众,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采取提前介入、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方式,积极主动对接项目用地单位,加强技术指导。同时,积极主动与省厅跟进对接,让用地单位“少跑腿”,全程跟踪项目办理进度,全力破解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进程。2024年缩短规委会议事流程,较以前时序提速50%,为县域发展提供规划、用地科学前置审查;选拔精干力量为重点项目配备“项目管家”,实现选址、报征、规划、供地、登记全过程跟踪服务,保障了年产40万吨霞石等30个重点项目落地。坚持“凡用地,先耕评”,采取多种供地方式保障2000余亩项目用地需求。今年将围绕全县清洁能源、电子元器件、低空经济等15个重点产业,深研政策,按照产业发展赛道和项目需求,加快三一硅能、通用机场、高桥水库、八大工程等重点项目用地保障。

乘——乘势推进项目转型。通过近几年行业领域项目实施,生态修复、地灾防治、土地整治、增减挂钩等项目在助力城市发展、乡村面貌改善方面释放着强烈的活力元素。前期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发〔2024〕149号),该局抢抓国家经济进入深度调整这一难得机遇,拟定在该县7个乡镇试点启动推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创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模式,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乡村产业等方式,优化公山镇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除——科学稳慎消除存量用地。印发《南江县盘活“两类用地”工作方案》,统筹推进“两类土地”处置化解工作。坚持规划引领,做到“凡用地、先挖潜”,成立工作专班,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纳入“一张图”管理。吃透政策,细化措施,按照先易后难、稳妥有序和边清理边盘活的工作原则,精心研究部署、梳理问题短板,逐宗核查、分门别类、建立台账。针对清理出的闲置土地核查清楚,逐宗登记,并按照“以用为先、依法进行、分类处理、集约利用”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地一策、一企一议”方法,分类处置盘活。2024年盘活闲置土地9宗362.32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572.48亩。今年,将持续深化盘活“两类用地”,力争完成批而未供处置土地500亩以上,确保闲置土地处置净减少18%以上。(吴萧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