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赋能黄羊产业全链发展
今年以来,全县以省级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为契机,聚焦黄羊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创新构建“政务+产业”融合服务体系,推动形成“集成服务—政策支撑—数字赋能”三维驱动发展格局,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全县黄羊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3000余农户增收致富。
一、构建全链服务体系,打造产业服务新样板
创新设立“一核两翼”产业服务矩阵,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建成1个黄羊产业服务专区,同步在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科创中心建成2个产业服务驿站。整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金融等10个部门42项审批服务事项,创新推出“种羊繁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五大环节服务套餐。组建“牧羊人”专业代办队伍,编制发布全省首个《黄羊产业链政务服务清单》,涵盖审批服务、金融扶持、技术指导等88项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今年累计开展“上门办”“容缺办”服务120余次,项目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
二、强化政策集成供给,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构建“1+1+N”政策支撑体系,配套出台南江黄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整合涉农资金4000万元,开发“黄羊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种羊保险保额提升至2000元/头,财政补贴比例达80%。绘制涵盖11个关键环节的产业生态图谱,动态收录134家经营主体、28项核心技术等产业数据,建立“生产—加工—营销”全链条数据库,助推南江黄羊全产业链优质发展。
三、深化数字赋能转型,培育智慧牧业新生态
搭建全省首个黄羊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集成养殖溯源、智慧物流、电商营销等功能模块,实现“牧情监测一张图、产业服务一网通”。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事项全程“一网通办”,同时,建立南江黄羊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加强“部门+乡镇+企业”三级联动,定期组织开展产业发展联席会,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强化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提升产业科技水平。
目前,全县黄羊存栏量突破18万只,“南江黄羊”区域品牌价值评估达48.15亿元。通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农带农机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42家,建立利益联结示范基地18个,带动户均年增收2300元。下一步,我县将持续深化产业链增值服务改革,着力打造全国山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刘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