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培育文明新风 赋能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南江县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改善群众精神风貌,促进乡风文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文明之花在城乡绽放。
思想引领
涵养文明新风尚
“再也不用撑面子摆酒席了,真是省心又省钱。”谈起红白理事会给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南江县红光镇柏山村村民陈国强深有体会。
为推进移风易俗,该村制定了《柏山村红白理事会十条管理措施》,让村子里大操大办的陋习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红光镇围绕“一约一会三书”,打造十里相亲、清爽淳朴的民风环境,推动红白事管理有章程、无事酒举办有约束、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目前,南江县414个村(社区)实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业主委员会、村民说事会、禁赌禁毒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协会、农商信息会“一约七会”全覆盖,推进居民自治,减轻群众生活负担,受到广泛赞许。红事新办、白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新风尚在南江县蔚然成风。
南江县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渗透到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广袤乡村,“村村响”将理论传播到耳边,“大喇叭”将理论送到家门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新载体
奏响文明交响曲
走进赤溪镇西厢村,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彩画跃然墙上,让墙面瞬间灵动起来,色彩绚烂的墙绘与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干净整洁的村道公路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我们以‘外树形象、内塑文化’的艺术墙绘为切入点,邀请专业团队将价值观念、乡风文明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搬上文化墙,让文明新风润泽乡村。”西厢村党支部书记岳凯介绍。
这些色彩亮丽、格调清新的墙画,不仅将村民日常劳动、乡村美景搬到了墙上,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岳氏“精忠”文化、农耕文化、乡风文明等精神内涵,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以前村里干群关系紧张,邻里之间纠纷不断……”坪河镇钟山村党支部书记周强感慨道,自乡村“道德银行”开办以来,崇德向善的种子在这里开花结果,民风淳朴、邻里和谐,村里环境变得更美了。
针对部分村民行为习惯差、文明素养不高等问题,南江县把群众实践与文明培树相结合,在村(社区)全覆盖创新推行“道德银行”积分管理,将爱心“摆上”货架、道德存入“银行”,促进了民风转变。
文化润心
传播文明正能量
12月4日,南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人头攒动,2024年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相声表演《法治颂歌》、反诈骗小品《将计就计》、山歌对唱《禁毒歌》等节目轮番登场,法治精神深入百姓心间,获得群众纷纷点赞。
“今年以来,南江县采取‘理论+’方式,集中开展宣讲活动700余场次,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把党的声音传递到群众心坎上。”南江县理论宣讲负责人鲜娜妮表示,南江县充分发挥红叶讲习堂、巴山民歌、扁担学校等宣传教育平台作用,扎实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宣讲,让党的最新理论入脑入心,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行动自觉。
南江县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以高质量文化服务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乡土归属感。截至目前,发放农家图书2万册,放映公益电影3700场次,组织文化活动200余场次,惠及群众20余万次。以红色文化、地方产业等为切入点,创作编排《红漫巴山》《谷子黄了》《金银花开》《幻享·米仓道》等触动人心、鼓舞人心的作品,充分展现基层群众精气神,用文艺力量助力乡风文明。(巴中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