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四个三”务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发布日期:2025-03-20 16:26信息来源:沙河镇 浏览量: 字号: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沙河镇坚定扛牢政治责任,以过硬的干部作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突出“三大路径”,产业就业促增收。一是产业带动。持续巩固粮油、蔬菜等农业产业助农增收支撑作用,坚持“集体经济+庭院经济+直播带货”联农带农,去年3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20万元,回引返乡创办新型经营主体6家,新增“五小”庭院产业150户,培树本土抖音网红“敏月土特产”进村入户直播带货,带动户均增收3000余元。二是就业促进。精准落实“131”就业帮扶措施,新增市场主体116家,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各1家,开发就业岗位290个,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务工。依托东西部劳务协作、宜宾对口帮扶等政策机遇,发动在外务工党员“一带多”,帮助1100余名脱贫监测人口外出稳定务工,43名“雨露计划”毕业生全部就业。三是政策兜底。因地制宜开发护林员、养路员、管水员等公益性岗位158个,积极与业主单位和施工单位协调,在沙河实施的项目优先考虑“以工代赈”方式安排脱贫人口参与务工,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同比增长12%。

二、夯实“三个基础”,补齐短板强保障。一是消除教育医疗住房风险。镇村落实专人负责控辍保学动态排查,与教育主管部门常态比对,辖区无一例适龄儿童失学辍学;大力推动重点人群医保参保、上门诊疗全覆盖,大幅降低因病返贫致贫风险;抓实“六类对象”住房安全排查,对存在的风险提前开展鉴定整改,全面消除“硬伤”。二是补齐季节性缺水问题短板。筹集资金完成红旗、诸葛寨、金星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天桥村、保宁社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增设应急供水设施4处,有效解决枯水期和用水高峰期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三是抓实数据项目精细化管理。组建专班负责信息采集比对,每月清洗录入,确保国扶系统与各行业业务系统保持一致,提升数据精准度。对2013年以来151个帮扶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分村建立管理台账,集中放榜向群众公开公示,提高群众知晓率。

三、落实“三项措施”,监测帮扶守底线。一是坚持网格管理。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网格42个,联村领导、驻村干部等力量每周下沉到村不低于3天,开展风险线索收集和核查研判657次。二是坚持同步识别。坚持低保、残疾、特困等社会救助核查时,同步开展防返贫风险线索研判,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及时启动识别程序,应纳尽纳,去年新识别纳入监测户19户70人。三是坚持分类帮扶。会同帮扶单位对44户监测户和“两类群体”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协调爱心企业捐赠助学基金10万元,帮助群众销售农产品累计达到56万元,5户19人稳定消除风险。

四、开展“三大行动”,主动作为暖民心。一是便民服务大提升。统筹整合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力量,每村组建红色代办队,每户张贴“便民服务联系卡”,靠前开展帮办、代办273次。二是民生诉求大起底。先后开展3轮全覆盖走访联系,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化解诉求,调解纠纷28起,兑现历史欠款342万元。三是人居环境大整治。聚焦群众关切的村社道路、垃圾处理等急难愁盼问题,新建、整治农村公路6.6公里,安装路灯280盏,增配移动式垃圾箱48个,以实实在在的新变化让群众可感可及。(张坤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