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乡愁”凝聚“乡贤”——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系列评论⑤

发布日期:2020-05-08 09:12信息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量: 字号:

“天涯不改游子心,海角无泯家乡情”。“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农耕时代,“乡愁”不但是个人或群体的“乡村记忆”,甚至还是重要的“民族记忆”。新时代里,“乡村记忆”仍然是厚植在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用“乡愁”凝聚“乡贤”并促成乡贤在地方经济社会众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是推行乡村“善治”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和经验之得。
有数据显示,通江县自开展“新乡贤培树活动”以来,广大“新乡贤”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化解乡村社会矛盾纠纷、开展乡贤文化宣传培育等方面卓有成效。截至目前,通江的“新乡贤”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带动发展通江银耳、道地药材等18项致富产业,解决就业5000余人,调解乡村各类纠纷600余起,开展“乡贤文化进厅堂”510余场,受众3000余人次……
在新时代,但凡生于斯长于斯并对故乡有浓厚感情有品行有能力有意愿回报桑梓者,无论回不回乡,无论加不加入家乡某个社会组织,都属“乡贤”之列。从此意义上讲,巴中这块火热的土地到底养育了多少“乡贤”,虽无数据可查,预估也必然可观。像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会明、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无疑是佼佼者,还有众多走出去的其他专家、学者、教授、军人、企业家,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多年来每年高达100万之巨的外出务工人员队伍中所走出来的优秀分子。这些人,只要以“乡愁”为纽带,就能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世纪初,浙江上虞率先探索“新乡贤”及“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治理,进而形成“上虞经验”。通江县创办“乡贤研究会”“参事会”,就是学习借鉴的成果。如今,因为有平台、有阵地、有章程、有各级党政支持,尤其是对家乡眷恋的浓浓乡愁,“新乡贤”开展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无论是协助党委政府化解乡村矛盾维护地方稳定,还是招商引资发展产业等,大都取得非凡成效。展望未来,“新乡贤”队伍必然更加壮大,“新乡贤”文化必然更加繁茂,广袤乡村必因有“新乡贤”的助力而走向善治、走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