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预警提示(2023年第11期)
中秋国庆安全风险提示
中秋国庆期间群众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各类节庆活动增多,人流、车流、物流增加,餐饮等经营单位用电用气量激增,交通、文旅、消防安全风险突出。为有效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切实做好中秋国庆安全生产工作,现对中秋国庆期间突出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一、气象趋势预测
预计“中秋、国庆”假日期间我县以阴雨天气为主,其中4~6日有一次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日雨量以中雨为主,平均气温累计下降3~5℃,冷空气影响时伴有4~6级偏北风。逐日预报:9月28日小雨,17~20℃;29日小雨,17~22℃;30日阴天间多云,17~24℃;10月1日中雨,18~20℃;2日中雨,16~18℃;3日小雨,17~19℃;4日小到中雨,16~18℃;5日中雨,部分地方大雨,14~17℃;6日中雨,部分地方大雨,13~15℃。
二、安全风险提示
(一)交通运输安全。双节期间是人流、车流、物流高峰期,各景区和娱乐餐饮场所周边路段车辆聚集,车流量剧增,车辆管控和疏导不到位可能引发事故,安全风险增大。节日期间仍有降雨,部分路段易积水导致车辆打滑,“三超一疲劳一酒驾”、非法营运、违规搭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反弹,加之秋收季节农村地区农用车辆使用频繁,可能出现农用车违法载人、超速超载等现象,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增大。
(二)消防安全。节日前外出未做到人走熄火断电关气,空调、冰箱等电器高负荷运转之后,存在电气线路老化,电气设备散热不良,造成电器设备故障等情况,易引发火灾。各类景区景点、网红打卡点、博物馆、餐饮娱乐场所、节庆活动现场等人流量大、人员密集,可燃易燃物多,电气设备使用频繁,电动汽车违规充放电、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漏电短路过载保护缺失或失效、设备和线路老化等易引发电气火灾。
(三)文旅安全。双节期间各类景区、网红打卡点、节庆活动现场出现人员相对集中现象,人员总量控制不当、管控不到位易引发推搡、拥堵、踩踏。各类娱乐设施(特种设备)快节奏、高强度、维护保养不到位、设施设备带病运行、超负荷运行等易引发设备事故,应急准备不充分、应急预案缺乏、应急装备缺失、应急培训和演练走过场易导致事故扩大,安全风险高。
(四)城镇燃气。双节期间,群众外出聚餐活动增多,人员密集,使用燃气的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餐饮行业)未定期检查气罐阀门、接口、胶管等,未及时更换老旧胶管、锈蚀阀门,使用不合格气瓶,家用设备燃气胶管长时间未更换,燃气灶具使用完后阀门未关严等易导致燃气泄漏并积聚,燃爆安全风险高。
(五)生产安全。双节期间,员工身心容易疲惫、安全意识有所下降,企业管理层心态容易麻痹、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力量易弱化,企业“三违”现象易反弹,各项风险防控措施和责任容易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增大。
三、工作建议
各乡镇(街道)、县级有关部门要深刻汲取典型事故教训,结合本地气象信息强化安全风险分析研判,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强化思想认识。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极限思维,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清醒认识中秋国庆期间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城镇燃气、文旅、危化、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突出安全风险,高度警惕强秋汛可能造成的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深入研判中秋国庆期间行业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做到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早应对。
(二)强化问题排查整治。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安委会2023年第四次全体成员会议暨全省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地域、行业特点组织开展中秋国庆期间安全防范督查工作,针对检查发现问题对标对表及时开展问题整治,督促所有问题整改销号,并及时开展问题隐患整治“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三)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预警性、苗头性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及时掌握灾害预警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做好应急处置,配齐配足抢险救援物资装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科学、高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江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