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知识(一)
“未病”--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臂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是“阴阳平衡,人才健康,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等等养生保健理论与实践。
“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是古代中医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
其实我们日常经常见到的一些病症,是可以通过吃一些常见食物达到提前预防,养生保健的目的,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养生小知识。
一、山药
【性味】甘,平。
【功用】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山药自古以来就是家喻户晓的药食两用药材,以糯香可口的风味和健脾益气的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被誉为“药参”“神仙之食”,可谓男女老幼不可少之上好佳品。山药也被称为土薯、山薯、玉延等,功能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二、红枣
性味:微温,甘,微甜。
功用:补脾益气,养血安神。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三、梨
【性味】凉,甘、微酸。
【功用】清热生津,润燥化痰。
梨多汁,即可食用,又可入药,为“百果之宗”,梨果皮: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可以润肺、消痰清热、解毒。冰糖炖雪梨是一道传统的特色甜点小吃。主要食材是雪梨,主要烹饪工艺是炖。梨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沛止咳作用,可治疗小儿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等症。雪梨可以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祛痰止咳,对咽喉有较好的养护作用;而且梨中较多糖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容易被人体吸收。